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人物素描院士何继善(17)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找矿需要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何继善又开始想,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为国家探寻地下资源尽责尽力,何继善认为这是一个应用地球物理学家

找矿需要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何继善又开始想,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为国家探寻地下资源尽责尽力,何继善认为这是一个应用地球物理学家分内的事情。他也因此选择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他悄然萌生了“双频激电法”的构想,并扎实做起了相关实验。

何继善知道,这是时间域、频率域激电法的区别。时间域激电法装备笨重,野外工作成本高,限制了它的大量应用。频率域的本质优点是轻便和抗干扰能力强。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最早是以变频法开始进行频率激电工作的,但它的精度低、速度慢,妨碍了其推广应用。

要研究方法,必须要有仪器。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张赛珍等翻译文章,介绍变频激电法。随后多个单位纷纷研制变频激电仪。

何继善于1976年提出“双频激电法”,当时条件很差,只有靠自筹资金自己动手。首先制成了一台包含0.3赫兹和3.9赫兹的双频电流发送机。接着用这台发送机发送双频电流,用自制的变频仪接收机,分别接收高、低频电位差,进行了水槽和野外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何继善以原中南矿冶学院物探教研室为基地,邀请袁宏基、唐承智、李明宪、张磊等组成了当时国内力量最强的变频激电仪研制中心;他们将仪器分为共同通道、高频通道、低频通道、逻辑控制电路和数据显示电路五部分,又请王学慧、曹家驹、田成方老师参加电路实验。

1978年初,世界上第一台双频激电仪——DBJ-1型变频激发电位仪终于被成功研制出来。因为测量的是双频振幅,故命名为双频道幅频仪。双频激电仪具有轻便、快速、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一系列本质性优点,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随即,就由地质总局组织鉴定,交上海地质仪器厂生产。这是我国由工厂正式生产的第一代频率域激电仪,其主要性能超过了加拿大生产的P-670变频仪。然而,变频仪在观测中要改变频率,使其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工作效率都大受限制,无法发挥频率域激电的优势。这仪器的结果是推而不广,因为它仍然只是变频激电仪!

何继善认为,以模仿为主的研制是没有出路的,要发挥频率域激电轻便等优点,必须摆脱变频法!只有提出比别人更先进的思想,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才有可能超越。

何继善说,一些仪器设备研制也是走过弯路的。他的一些仪器设备也是在弯路上逐渐成熟完善的。这个严肃的科学家,对自己发明和研制的仪器设备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挑剔心理。这又是何继善习惯性的完美主义。真正的完美主义者大都是自虐狂。但完美主义者的人生态度是没有人真心嘲弄的,而是充满了敬意。何继善对产品的挑剔态度,就打动过相关的当事者。甚至深深地影响过许多耳闻目睹的人,比如他的学生们。

何继善很快对“双频激电法”仪器做了改进。改进后的仪器投产后,在全国更广泛的区域内投入使用。

为了推广应用改进后的仪器,1979年何继善除请了鲍光淑、张友山二位老师参加,还邀请了黑龙江冶金物探队的杜广德、瓮晶波,辽宁冶金矿探队的王宗兰、金泽善,云南冶金物探队的余增祥、苏才万组成的民间研究中心,后又请甘肃冶金地质综合队的白宜成、浦慧如加入。

那时,大大的培训班,坐着满满当当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物探精英们是那样细致、认真地听何继善讲课。常常是,何继善讲双频激电原理和仪器线路,大家一边学习一边组装仪器,每个单位装一套双频道幅频仪,带回各省进行野外试验。

不停改进仪器,就不断有各地学员们反馈回的信息:

甘肃找到了金矿;

河北找到了银矿;

新疆发现了铅锌矿……

所有的试验都取得了成功!这个集全国地质勘探精英们反复试验、多次改进的双频激电仪,在1980年通过冶金部的地质局组织鉴定,交福建三明无线电二厂生产。

这时的何继善又开始审视他的双频激电法探矿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果然,随着使用情况的不断复杂化,他的“双频激电法”的缺陷也日见明显。情况反映到何继善这里,他想都没想,立刻表示——

马上中止生产,待他改进后再说。

何继善总是鼓励自己的团队去研究新的东西。很长一段时间,他与他的团队进行野外探测时,是用光纤连接来保证几十上百台仪器的数据传输,相当麻烦。何继善还是要求他的实验室做改进,从第一代的光纤传输,改进到无线传输,再到最新一代的智能化自动记录。而这样的不断改进,一般做仪器的公司是想不到的。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qikandaodu/2021/0515/892.html



上一篇:哲学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下一篇:从逻辑学的工具性看逻辑学与哲学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