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人物素描院士何继善(12)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实,数十年来,湖南人对石油、天然气的渴望,从未间断过。20世纪70年代起,“澧1井”“湘深1井”就先后进入洞庭湖勘探,无功而返;湖南人找寻石油

其实,数十年来,湖南人对石油、天然气的渴望,从未间断过。20世纪70年代起,“澧1井”“湘深1井”就先后进入洞庭湖勘探,无功而返;湖南人找寻石油的脚步又相继进入常德、沅江,但最终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益阳沅江市设立的中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南方勘探湖南办事处,也早已撤离。

湖南历来是电资源匮乏的省份,近10年来,几乎年年闹电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以来,尤其是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久旱不雨,史上最长的电荒周期笼罩三湘大地。为省电,各地绞尽脑汁,拉闸限电成为家常便饭。受季节性和干旱的影响,湖南水电资源开发接近95%,但占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45%的水电装机,实际发电量不到全省总用电量的30%。与地球“斗”了一辈子的何继善站出来,理性地说:电荒的症结在于能源结构。

何继善面对的是一个偌大神秘的地球,如此自信准确地勘测页岩源,是他的“双频激电法”“伪随机”“广域电磁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积累。他其实早就拥有勘测页岩气的“金钥匙”——他的“广域电磁法”就专为探测5000米以下矿藏而备的。这个从“双频激电法”延伸而来的理论,已制造出现成的仪器,像专门为页岩气开发探测准备的。

退下来之前,老人就选定了自己的目标——瞄准新能源页岩气。

他又开始在山川大地上悠然漫步,行程数万里。老人自信的结果:他的系列“CT”理论,找到了湖湘大地下极为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何继善因此有了新称号——“湖南页岩气之父”。

如果仅用“余热”二字来描述一位高龄老人在崇山峻岭中的穿行来去,过于轻描淡写。因为正是这位老人的“余热”,把地方发展的决策者们燃烧得激情澎湃。湘江大地下,那可以开采500年的巨量页岩气资源,其深远的意义,绝非仅限于湖南的发展。

——对整个国家,它是国力!对整个世界,它是底气!

也许有人会问:何继善的老年奔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很遗憾,我们都想知道,但何继善却怎么也不愿说出更多的“为什么”。是儿时外婆的故事,幼时头顶上的日军飞机,无数次的失学,牛棚里恩师的背影,路边伸手的乞丐,还是一波又一波科普课堂上孩子们的共鸣声……

我们已经没有必要问那么多的为什么。因为他还在行走的路上。这路上还有很多跟他一样的行者,而且将加入越来越多的行者。那些相伴的行者拥有一条共同的大道,承载着一个共同的中国梦。

中国科协

中国作协 主办

引 言

因一个哲学转换,我开始走近院士何继善。

这个哲学转换来源于70年前,日军轰炸机在一位中国孩子头上盘旋,那些罪恶的炸弹在炸死了多少中国人的同时,也炸醒了一个民族沉睡的灵魂。我尤为好奇的是,那些飞机曾在很多中国人头上盘旋,在很多中国少年头上盘旋,却没有炸出千万个何继善。是什么让少年的他与那些疯狂的轰炸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哲学互动?如果用宿命论的惯性思维去推想一个乡村孩子的人生轨迹,是很难跟一位杰出科学家连在一起的。可事实上——

一个幸福的幼童,就是没有快乐的童年;

一个好学的孩子,就是没有学校可进;

一个不知仇恨的幼子,就是为家国恩仇付出一生!

奇怪的是,何继善从小失学、失学再失学,苦难、苦难再苦难。一直到他的青年时代,命运似乎一直在跟这位以后的科学家不停拧巴。或者说,是他在跟命运不停拧巴。比如上大学、遇“文革”、顶“污点”、受排挤。可是他——

就是站出个湖南领军的何继善!

就是站起个中国杰出的何继善!

就是站成个世界瞩目的何继善!

何继善何许人也?用美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弗兰克·莫里森的一句话来说:“在地球物理学界,既懂方法原理,又懂研制仪器的,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何继善是其中一个。”

我曾经相信,冥冥之中总有一双命运的推手。但是,何继善的故事让我对命运的推手产生了质疑。对那个大围山下的幼子而言,宿命的力量显得那么无力。因为,我强烈地感觉,不是命运在推着他走,而是他在牵着命运的鼻子走!

深入采访后我终于悟出:是侵略者炮火的激将,是民族屈辱后的奋争,是抗战精神激励了他。从遭受日军轰炸那天开始,漫漫70年——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qikandaodu/2021/0515/892.html



上一篇:哲学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下一篇:从逻辑学的工具性看逻辑学与哲学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