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人物素描院士何继善(13)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他做梦,自强、国强,不再受欺负; 他追梦,不拿枪,用科学一生抗战; 他圆梦,拼搏奋争,让国家民族永立不败之地! 第一次上门采访他,是在中南大

他做梦,自强、国强,不再受欺负;

他追梦,不拿枪,用科学一生抗战;

他圆梦,拼搏奋争,让国家民族永立不败之地!

第一次上门采访他,是在中南大学的办公室。他身后,贴有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在内的全球矿产分布图。密密麻麻布满的红点,连成的分明是他的生命轨迹,走着看着,那张巨大的图突然幻化成巨大的舞台,演绎着一个杰出科学家对人类的巨献:

从世界列强炮火下幼童的立志,到一个“矿工的梦想”变为现实——“双频激电法”,类似医学上的“CT”探测地下矿产资源,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由中国人提出原理、由中国人发明仪器、在中国国土上取得成功应用的勘探方法。60年来,何继善对地球的探索,是从广袤的陆地,到深邃的海洋。在他的地球物理国度里,他从来就是舒展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而由此衍生的系列探测地球物理的方法和仪器,让何继善在国际舞台上声誉鹊起,赢得一致赞誉——

研究发明地质“CT”系列,他从高山到海洋,从平原到河流,创造了“把脉”地球的神话;

发明找矿仪,他找到了包括金、银、铜、铅、锌、锡、锑、锰在内的一大批矿产资源,累计价值超过2000亿元;

发明世界首台管涌渗漏探测仪,运用在110条江堤、20多座湖泊水库,洪水来临前堵住了管涌,溃坝垮堤的风险能减小到零;

他更能将人们认为已经枯竭的“空矿”,“变”成储存40吨金矿石的金矿……

类似这种为民造福的工程无法累计。

他倡导科普,“大手”拉起无数“小手”,在100多家学校和公益场所、20多万青少年心里埋下科学的“根”……

舞台中央站着气定神闲的何继善,聚光灯从背景述说到光照凝聚。我看到一位80岁的长者挺直的脊梁、有力的脚步、周正的双肩……

原想去找哲学转换后的生命密码,并借此探究我们这个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但,笔者觉得,直接聚焦何继善,细致地画一幅肖像,会来得更直接,说得更形象。

腿:跑野外比车轮子更接地气

我常常想:高个儿的何继善,那双长长的腿几乎占据了他身高的一半,充满阳刚之气、力量之美,更撑着一位科学家的身体与精神。那双腿一旦起步,脚下青山绿水的大地,便是汪洋大海。那双长腿,像一艘探索之舟,载着他驶向“鲜花盛开的村庄”。

的确,何继善的口头禅:“我的实验室是——大自然。”

“科学,离不开实验;科学家,不走进大自然的实验室,就会失去生命。”何继善这话是他用脚走出来的真知灼见。

用腿亲近大地,成了他60年的日常功课;

用腿丈量精彩,收获他80年的丰富人生。

何继善生下来一双长腿,听母亲说,是用脚讨生活奔波的命。还真叫母亲说对了,怀揣着矿山的梦想,肩背着装满图纸蓝图的行囊,他不知疲倦地走了多少山川大地。他一直想通过对一花一草、一石一树的热爱,去读懂地下的宝藏。它们应该有特别的灵性,也有独特的语言。

但有很长时间,何继善读不懂,自然就找不到藏宝的门。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一段“发配流放”时光里,沉睡千年的土地开始苏醒显灵,一花一草开始说话。

作为“白专典型”的何继善,有一天接到通知,让他到四川物探队劳动锻炼,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没有感到突然,像他少年时代的失学一样,权当命运的插曲。虽然,那该是一个青年学者做学问的大好时光,但何继善有他的思维方式:事物都是辩证的,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学者的专业不应该仅仅长在书本上,也应该长在大地上,长在崇山峻岭中,因为他研究的是地球物理学。

在那个地方,何继善遇到了从前的几个学生,但学生们的遭遇并不比老师好到哪里去。都是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都是属于被改造的一类人。

于是物探队里,技术人员被当成工人用,工人被当作技术人员受重用。设备不能掌握在被改造人手里,是不放心,也是不讲政治。这种工作安排上的错位,免不了碰出一些黑色幽默的火花。比如,工人们在操作仪器时,常常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正在干体力活的何继善们就会被工人们叫去,在他们的监督下,指导工人消除故障。

一天,物探队的仪器坏了,不管众人怎么捣鼓,就是不听使唤。这事儿正好让何继善碰上了。他看了看、想了想,然后有点羞涩地问:可不可以让我试试?负责人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一时不敢答应。但他们也明白,这些不听使唤的设备要是老也不听使唤,恐怕更不好交代。思考再三,负责人同意让何继善试试。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qikandaodu/2021/0515/892.html



上一篇:哲学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下一篇:从逻辑学的工具性看逻辑学与哲学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