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白首变法好个江天(2)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登泰山入口处有清人嘉靖年间树立的一碑,刻有“登高必自”四字,文史家云,该碑是谐音表示“登高必自卑”,意谓“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自:从……起

登泰山入口处有清人嘉靖年间树立的一碑,刻有“登高必自”四字,文史家云,该碑是谐音表示“登高必自卑”,意谓“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自:从……起;迩:近处],辟如登高必自卑[从低矮处起]”(《礼记·中庸》)。我私下对“登高必自卑”还有这样解读:对“自卑”可理解为“自我感到卑怯”。面对名人,自我感到卑怯,就更要谦恭谨慎。这是我自己开始白首变法时的心态。

2.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

心智哲学的理论、观念、概念为什么可以用于语言学研究,这是由心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智所决定的,因为语言活动必定是一项涉及心智的活动。

心智哲学研究人的心智是同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研究人的心智是不同的。前者是这些方面的形而上的研究;后者则是寻求对心智活动的具体的科学知识的解释。心理学、认知科学等这些以世界事物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学科,可能是研究世界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项目,总之,是研究世界事物的本身。心智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门类,它不以世界事物的具体运作作为研究的对象,而是以具体科学研究所提供的对世界图景的认识进行反思。就心智而言,“心之官则思”,心理学、认知科学具体研究“心”是如何“思”的许多实在的过程和结果,包括思辨的推论和实验的考察;而关于心智哲学的研究,则离不开恩格斯关于哲学的总体性理解的一句话:“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在这里提示我们,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是止于单独研究“思维”或“存在”的实在情况,获得关于思维或存在的具体知识;而是要反思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全部哲学”一个门类的心智哲学应用于语言研究,当然要关心“思维”是如何反映“存在”的知识层面上的种种问题,但更要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并将反思得来的认识用于研究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是指在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它的本身不是哲学研究。因此,这里有三个方面的情况,并涉及不同学科的研究:一、“思维”和“存在”的物理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具体学科的研究;二、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哲学研究;三、把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认识用于语言研究的语言学的研究。前两个方面不是“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主要内容,但我们要了解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前人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的精华,把它转化为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说明了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不是进行哲学研究以及不是进行心理学、认知科学研究之后,还要说明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对心智研究的侧重点问题。

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的核心是研究心智的本性,有学者甚至认为,“或许认知科学的一个更恰当的名称应该是心智科学(mind science)”。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探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即心智是如何认识事物的。当然,如前所言,二者研究的性质、研究所在的层次、所总结的规律是不同的,但都直接或间接同认识有关。为了不拉扯得太远,这里回归到语言研究范畴,从认知语言学同心智哲学视域下语言研究所分别关注的重点作为现象说一说,因而也就涉及认知语言学和心智哲学视域下语言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的重大不同(深入论证从略)。

认知语言学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认知科学,更具体地说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催生下诞生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创建、学习和运用都需要并可能通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包括语言知识的根本。认知能力常常涉及一些不能只从外部观察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如大脑对记忆的存储、加工、提取,因此认知语言学首先体现为一门研究语言背后之心智处理过程的语言学,包括语言过程中的感觉、思维、推理及所涉及的动机、情感的语言科学。认知语言学所处理的感觉、思维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把握住人对事物的感觉,尤其是视觉感觉。所以,对认知语言学的说明有人是从“注意(attention)/突出(salience)”开始的。有“注意”就会有选择、比较、突出-背景(figure-ground)、判断等,从而就可能归结为范畴、概念、视域(perspective)、框架、域、空间等等,并可在这些基础上构建起认知语法就是“语法是概念化(grammar is conceptualization)的理念和其他语言观察和分析、识解(construal)模型(参看Croft & Cruse 2004:7-69)”。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却有不同的情境。根据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把重点放在意识(consciousness)上,以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研究语言运用的理论框架。人从生下来开始到因身体功能的原因失去意识为止,意识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除了在无梦入睡、昏倒失去知觉、成为植物人等情况之外,每个人都会时时刻刻地有运用意识的经验;当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描写自己运用意识的情况,说出这些经验,甚至可能不一定会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在运用意识,因为体验和认识意识并非易事。这就是认知语言学同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的研究路子和所建构的理论体系和概念网络的不同:前者围绕感觉发生后通过动态注意所引发出显映(profile)、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等的概念,构建起认知语言学的识解框架;后者围绕意识的发展——从原初意识发展为反思意识——构建起分析语言的理论模型。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qikandaodu/2021/0804/988.html



上一篇:语调哲学语言哲学研究的新开拓
下一篇:西方语言学研究哲学反思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