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旅游哲学——从现象到本质》评介(6)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笔者认为旅游的概念是旅游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理应将这一章放在“旅游者”的前面,按逻辑应先论述“旅游定义”然后论述“旅游者”,这样更顺理成

笔者认为旅游的概念是旅游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理应将这一章放在“旅游者”的前面,按逻辑应先论述“旅游定义”然后论述“旅游者”,这样更顺理成章。不知出于何种考虑,特赖布教授这样进行编排。

第四章“知识论、本体论和旅游”。作者莫琳·艾伊克鲁在这一章中指出了旅游知识生产中研究范式所起的重要作用,按照范式所涉及的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三大基本问题,阐述了科学(后)实证主义和阐释哲学这两类研究范式,并对批判理论范式进行了评述,其主要内容是阐述了对各种本体论和知识论视角的彻底反思是如何能够使得社会研究在知识创建过程中居于恰当的哲学视野之中的。这一章的理论性较强,哲学意味较浓,但与旅游结合不够密切,读者难于把握实质。

第五章“后学科旅游”。这一章由科尔斯、霍尔、杜瓦尔3位作者合作撰写,主要探讨了旅游的学科性和旅游知识生产的问题。作者论述了旅游知识生产认知情景和应用情景两种模式,并进一步论证一种“后学科”旅游研究路径的观点,认为为应对旅游的学科困境,“多学科”尤其是“跨学科”优于“单一学科”路径,但也表明即便是“跨学科”路径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并提出了“后学科”路径这一解决方案。作者登高望远,视野开阔,阐述的一些观点对于旅游学科研究与发展富有启示意义。阅读本章有一定难度,读者应对单一学科、多学科、跨学科和后学科几个概念区别和联系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笔者对本章中对“医疗旅游”的论述(见该书P90-91)存在质疑。个人认为非休闲性的医疗如去做手术、住院治疗、求医治病等旅行活动不宜视为旅游,而具有休闲性的康复休养旅行才能视为旅游,用“康养旅游”的概念比“医疗旅游”更合适一些。

第六章“旅游的结束?游牧论与多重流动范式”。这一章由凯文·汉纳姆撰写。笔者以为,作者撰写这一章旨在从深层次的哲学层面论述旅游的本质问题。凯文·汉纳姆认为旅游意味着流动。作者不厌其烦地讲述了流动和游牧的意义,试图让人们深刻理解流动和旅游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旅游研究的社会理论语境及开拓旅游研究的视野奠定基础。本章对传统哲学形式中的各种固定结构和稳定秩序提出了本体论的挑战,提出了“全球流动体”的世界本体概念,认为流动视角下的旅游研究需要对旅游活动或移动过程的时空进行重新定义和理解,包括不同流动和社会空间下的旅游体验和实践、流动背景下的更为复杂的人地关系等。笔者认为,虽然这一章的理论性较强,但局限于地理或空间的视角,未能很好从哲学或人的本质来深入认识旅游现象与本质。众所周知,在交通发达的当今世界可谓一切皆流动,与旅游有着本质区别的旅行、人口迁移、通勤等都属于流动范畴。笔者认为,旅游是地理空间上的“自由流动”或“非强制性流动”,是“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离开了“自由”这一始基,研究旅游本质就没有多大意义。再说,当今诸多旅游现象如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等则是处于相对“非流动”状态。作者局限于空间视角和基于流动观点难以真正认识到旅游的本质。

第七章“旅游和修复”属于该书的第三部分“美:健康、审美与艺术”的开篇一章。作者包文德·考尔·克勒重点考察了自然环境对旅游者所具有的注意力修复功能以及那些有修复功能的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特征(如魅力、逃离、延伸、兼容),并对几种自然环境修复功能的理论以及实践意义进行了阐述。此章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对于旅游开发特别是休闲度假区的开发具有启示意义和理论指导作用。

第八章“审美愉悦:灵性旅游之沉思”由沙丽妮·辛格、泰吉·维尔·辛格合撰。作者从哲学的重要命题生命的意义的角度探索了灵性旅游,领悟人存在的意义。认为灵性旅游所追求的或许正是某种领悟,正是某种诗意的栖居,旅游的意义在于实现心灵的成长。旅游是一种审美愉悦,不仅关乎到脚更关乎到心,休闲旅游活动激发人的精神去品尝一种修复、康复和健康的感觉。精神旅居的神圣体验能放飞旅游者的心灵,以领悟生活的意义。灵性旅游的基本主题体现为敏感、美感、可持续。这些见解都很精辟,与我国旅游学界的一些学者的研究(如谢彦君的愉悦体验研究,王柯平的审美体验研究,曹诗图与孙天胜关于旅游与人的精神世界的研究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九章“自然、美与旅游”由凯恩·塞缪尔·托德撰写。作者结合旅游研究由传统美学本身从艺术审美向自然审美和其他审美活动拓展,对当前的几种自然审美模式(自然环境审美模式、参与模式、唤起模式、超然模式、相对主义模式等)进行了评述,并表明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不能把形式美或“如画性”当作自然旅游中唯一有价值的审美体验标准;二是人们对于自然、旅游和美的态度是多变的、相互混合的、模糊不清且混乱的,肯定了自然旅游体验本身的丰富性。这对旅游审美研究有着深度拓展。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qikandaodu/2020/0927/434.html



上一篇:“学生立场”提出的合理性——以高校公共艺术
下一篇:投稿须知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