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希腊早期哲学之八原子唯(3)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留基波 ( 约公元前 5 世纪)据说是爱利亚人 ( 一说阿布德拉人),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两人的哲学思想基本一致,学说常混在一起。哲学上所讲德谟克利
留基波(约公元前5 世纪)据说是爱利亚人(一说阿布德拉人),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两人的哲学思想基本一致,学说常混在一起。哲学上所讲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包含有留基波的思想理论。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370 年),出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阿布德拉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师事留基波,游学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也到过雅典。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学术研究。他的学识极为渊博,除精于哲学外,学问广涉数学、物理、天文、医学、心理、伦理、修辞等几乎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一生著述甚丰,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性》等等,大都残佚。德谟克利特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的本原是" 原子" " 虚空"" 原子" 一词古希腊文原有不可分的意思。德谟克利特认为,作为万物本原的原子,是一种不可分的最小的物质微粒,感官无法察觉,它是绝对充实的,不可穿透;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也是永恒的。所有原子性质无异,只是在形状、次序、位置上有区别。原子自身处于无规则的运动之中。原子的运动场所是" 虚空" "虚空" 是无形体的空,相对原子这种实体的存在而言,虚空是" 不存在"。但在德谟克利特看来," 不存在" 并非" " ,它同样是实在。" 他们主张存在者并不比不存在者更实在,因为虚空并不比坚实更实在"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48页)。原子和虚空都是万物之本原,这样被巴门尼德否定了的不存在,在德谟克利特这里又与存在统一起来了。
德谟克利特运用原子和虚空理论描述了宇宙和万物的生成。他认为,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发生碰撞而形成涡旋运动。在涡旋中,相似的原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火、土、气、水等复合物。轻的物体被抛到虚空外层,重的物体留在中心结合形成球状体。由于涡旋运动,又不断有新的物体附着而使球体扩大,于是地球便逐渐形成。那些被抛在虚空外层的物体燃烧起来,星辰、太阳、月亮等天体由此生成。德谟克利特还运用原子论来解释生命现象。他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当它与肉体原子结合起来便形成生命;当它们分离时人便死亡。他还认为,甚至连人的感觉也是由原子引起的。这样,原子被德谟克利特视为一切现象的本质。
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原子自身的活动所产生的涡旋运动是万物生成的原因。他称这种运动为" 必然性。" 他认为这种" 必然性" 是事物遵循的客观规律,是事物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德谟克利特从物质自身中寻找万物生成的原因,克服了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外因论的局限性。不过,他在强调必然性时,却否定偶然性,认为" 人们造出' 碰巧' 这个偶象,借以掩盖自己的轻率"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12 页)。由于德谟克利特对偶然性及其与必然性的关系缺乏认识,这使他对因果必然性的理解带有机械论倾向。
在认识论上,德谟克利特肯定人的感觉和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他提出的" 影像" 说,是原子论在认识论方面的运用。他认为,外界物体经常放射出自身的" 影像" (原子)。" 影像" 经过空气,作用于人的感官和灵魂而产生感觉和思想。他说:" 感觉和思想是钻进我们身体中的影像产生的。
因为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影像来接触,是既没有感觉,也没有思想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50页)这里指出影像不仅是感性认识,而且是理性认识(思想)的来源。德谟克利特更进一步分析了感性和理性两种认识。他把前者称作" 暗昧的认识" ,后者称作" 真实的认识"" 暗昧的认识" 凭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获得。然而,对于象原子和虚空这样" 无限小的领域" ,人的感官无能为力" 而研究又必须精确的时候,于是真实的认识就参加进来了,它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zonghexinwen/2021/0820/1012.html



上一篇:以赛亚伯林——哲学的目的
下一篇:《世界哲学源流史》古希腊古典时期哲学之三苏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