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关于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的对谈(3)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每一种哲学都有其本质特点,而在整个哲学史的演化过程当中,其意义也跟其特点联系在一起。分析哲学的特点就在于它对语言的分析,其贡献和局限都与

每一种哲学都有其本质特点,而在整个哲学史的演化过程当中,其意义也跟其特点联系在一起。分析哲学的特点就在于它对语言的分析,其贡献和局限都与此相关;比较而言,现象学的特点就在于其对意识、心理的关注,其意义和局限也与此相关。

现象学还有两个方面值得进一步留意,这主要涉及胡塞尔的工作。第一个方面涉及心理与逻辑的连接。他提到现象学的还原,从本质还原、先验还原,再到最直接的本原、具有不证自明性的纯粹意识,并提出范畴直观。范畴直观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把逻辑意义上的概念范畴和意识活动联系在一起。在胡塞尔看来,直观有范畴的参与,比如对“红”的直观,要运用到“红”的概念、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概念、范畴是渗透于“红”的意识之中。这个观点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对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做了沟通,避免陷入到单方面的意识之中。

第二个方面涉及主体间关系。仅仅关注意识,在逻辑上容易导致主体哲学。哈贝马斯曾评论当代哲学流派,他在把现象学称作意识哲学的同时,又将意识哲学称作“主体哲学”。单纯关注主体,往往不仅会使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讨论落空或边缘化,而且容易表现出过强的主观性。胡塞尔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在后期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并引入对主体间关系的讨论。这对于单纯注意主体性可能导致的倾向有所限制,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如何实现内在沟通,恐怕在胡塞尔本身的哲学系统内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他要求通过层层还原,最后达到纯粹意识,可纯粹意识还是个体所有(包括先验的纯粹自我也是这样)。这样,与纯粹意识相关的主体性如何与主体间的沟通融合起来,胡塞尔没有为我们提供清晰、满意的答案。

倪梁康:我想借用张祥龙教授对我的想法做过的一些概括,他说:在语言结构之下有一个心智结构,安乐哲翻译孟子的“心性”时,曾用了“mental nature”,就是这个意识结构、心智结构。在中国哲学中,往往会把意识理解为狭义的,如唯识学的第六识或第五识。当然,用心智哲学也没错。按分析哲学的想法,好像一个人就等于他所表达的东西,这是有问题的。一个人远远不止是他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后来,曾任美国哲学学会会长的塞尔在欧洲讲学时经常在报告之后碰到别人就说,这些内容已经有人讲过了,可是他却认为自己讲得不一样。他的手稿中两次提到自身意识,他举例说:“我在饭店享用美味佳肴时是没有自我的,只感觉到饭菜好吃。这时有几个人盯着我看,我会意识到会不会是声音太大或嘴上有东西,这时开始反思自我,这时就有了自我。”这个例子胡塞尔早就举了,“自身意识”这个概念,几十年前就已是老生常谈了。

意识分析要比语言分析丰富得多。我跟受后期维特根斯坦影响比较大的陈嘉映等人的主要区别,就是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区别的缩影。我们在很多场合都有过辩论,包括去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普遍性种种”的会议上。我心目中真正的现象学,就只是胡塞尔和舍勒的现象学,海德格尔就不在“意识哲学的现象学”里面了,因为他不太关注意识。海德格尔已经说,胡塞尔掐住了主客体关系的脖子,就是已经把它消灭掉了,因而所谓“意识哲学”、“主体哲学”的帽子,恐怕不能扣到胡塞尔的头上。

胡塞尔有一种“本我论”的基本取向,是指我的意识对我来说最为明证和根本,而其他人的,比如集体意识,对我来说就是第二层面的了。主体间性的问题,在我这里已经逐渐有了答案。90年代初,开第一次现象学会议时,我就提出为何现在语言哲学很兴盛,这个问题后来慢慢有了答案,即现在十分强调的交互主体性、社会性和交往。阿伦特曾经批评说,从柏拉图到希特勒,有一条内在的发展线索,就是特别强调个体、强调个体主体。我们讲主体性时,往往会把主体性理解为个体主体性。其实我们还处于主体性哲学的时代,只不过这个主体性是社会主体性。现在讲政治哲学,其实就是在讲社会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之所以这么兴盛,就是由于对社会主体性的需求,社会的位置现在凌驾在个体的位置之上,这在西方思想界已经成了一个特点。以前对个体的强调,现在慢慢被削弱了,甚至在美国这样崇尚个体价值的国家,似乎都越来越强调社会主体性了。

从胡塞尔之前的笛卡尔到施蒂纳的 《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本我论发展到了极端。两次大战之后,大家开始反省,“多数人”变得重要起来,在哲学上就反映为语言哲学强调交往、强调多数、强调实证。语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心智则不然,心智哲学在表达的过程中会永远输给语言哲学,因为心智哲学也必须诉诸语言。这一点是维特根斯坦看到的,但他可能太过分了,影响到后面一大批人。我曾撰文讲过,“私人语言的不可能导致私人情感的不可能”,这一观点就已经过分了——比如,我没法形容我疼的感觉,难道这种感觉就不存在吗?相应地,胡塞尔的一些想法就能克服这种偏颇。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qikandaodu/2020/1005/486.html



上一篇:聚焦文化建设的价值哲学研究——全国“文化建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科学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