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有关“国学”的几个问题(2)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国学”的生长。“国学”的生长期是指从先秦直到1840年前后这样一个漫长的时期,从发展论的角度来看,属于“肯定”时期。其中,先秦既是整个中华

1.“国学”的生长。“国学”的生长期是指从先秦直到1840年前后这样一个漫长的时期,从发展论的角度来看,属于“肯定”时期。其中,先秦既是整个中华文化发展的“轴心时代”,也是“国学”的奠基时期,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的《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孟子》等以及诸子如《老子》《墨子》《庄子》《孙子》《商君书》《荀子》《韩非子》等均出现在这个时代。可以说,先秦构成“国学”发展的母体,现代学术分类上的文史哲等一切学问均发源于此。汉代是经学、史学、农学、天文、医学、算学、神话学兴盛的时代,是儒学开始走向中国思想界中心地位的时代,也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中国伦理纲常法典化的时代。魏晋南北朝隋唐是中国“纯哲学”“纯美学”“纯文学”出现的时代,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逐步中国化的时代,是儒释道三教由不断冲突到不断融合的时代,是以诗歌为重心的文化辉煌时代。宋元明清时期是理学、心学、实学等兴盛的时代,是词曲小说的辉煌时代,是史学、经学发展的重要时代,是早期启蒙思潮兴起并被窒压的时代。总体而言,“国学”在这一时期是经先秦的奠基而得到不断发展的时代。

2.“国学”的式微。进入近现代以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国学”逐步被边缘化,这一过程从1840年开始直至“文革”结束,从发展论的角度来看,属于“否定”时期。在中国近现代始终存在着三种主要学派或思潮:自由主义西化派、以现代新儒家为中心的文化保守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以现代新儒家为中心的文化保守主义对“国学”持维护的态度,并结合西学和时代精神对之进行了传承和转化,但他们在时代大潮中的声音是微弱的,影响是有限的。自由主义西化派分温和、激进两种类型:温和的西化派,如戊戌维新派、革命派等,对“国学”虽以批判为主,但多有宽容,尤其以孙中山最为突出,他肯定和弘扬了中国传统的物质文化、革命文化、伦理文化,在对“国学”的态度上,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激进的西化派以无政府主义者、陈独秀、胡适、鲁迅、吴虞、钱玄同、吴稚晖、陈序经等为代表,其特征是整体性反传统和整体性西方化,反对文言文,反对古典文学,反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价值系统,甚至主张废除汉字。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国学”持分析态度,主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在把中国传统文化定位为封建文化的基础上,批判和否定的成分居多。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语境中,“国学”式微是难免的。其更深层的根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解体,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展开。

3.“国学”的复兴。我们虽然反对历史循环论,但不能否定历史有循环现象;我们虽然反对文化复古论,但不能否认文化有复兴的现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后,“国学”逐步走向复兴,从发展论的角度来看,属于“否定之否定”时期。我们已经看到,小学、中学教材和参考读物中,“国学”的份额越来越多;高校纷纷成立国学院、国学研究所,并为把“国学”设为一级学科而努力;类似古代书院的现代书院蜂拥而起;党校也在倡导领导干部学“国学”;大陆新儒家的崛起和发展;海外现代儒家学派的形成;等等,种种表现不一而足。究其原因: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崛起;二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三是社会的广泛响应;四是“国学”内在的现实生命力。总体而言,“国学”在诸多元素的综合作用下,其复兴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国学”的传扬

在“国学”复兴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对其进行传扬,也就是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呢?途径和方法很多,最主要的应该是“掘井及泉”“平理若衡”“推陈出新”“研精静虑”。

1.“掘井及泉”。《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掘井及泉”也就是胡适所说的“整理国故”,用现代的方法对“国学”进行科学化、逻辑化的处理。“国学”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学术系统,所包含的内容难以计量,加之历史悠久以及语言的艰涩,其真实面目如在云里雾里,很难看清。然而,要想复兴“国学”,认清其原貌是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所以,我们必须做“掘井及泉”的工作,通过持久的功夫,深入挖掘“国学”的内蕴和精髓。我们虽然很难做到像现代国学大师马一浮那样把四库全书倒背如流,但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对“国学”的“掘井及泉”虽不是一时一人之力可为,但可以分工协作,持之以恒,必能挖出“活水源头”。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qikandaodu/2020/1001/462.html



上一篇:儿童哲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困境及出路
下一篇:论文化产业文本建立的世界与大地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