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所有学科中,废除哲学是不是影响最小的?(2)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十个例句实际上是十大范畴的应用。 当然,光看这十个词,有人可能会一头雾水、不明觉厉,但如果将它们转译为日常语言,也就是所谓的「人话」,

这十个例句实际上是十大范畴的应用。

当然,光看这十个词,有人可能会一头雾水、不明觉厉,但如果将它们转译为日常语言,也就是所谓的「人话」,就会发现它们并不难理解。十大范畴依次可以转换为:

是什么、大小如何、何种性质、什么关系、在哪里、于何时、处于什么状态、有什么、正在做什么、如何受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人们从这十个方面去对任一事物进行追问时,就能更好地认识与理解事物。


《范畴篇》和《解释篇》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著作《论工具》一书开始的两篇,也是整个《亚里士多德全集》开始的两篇。前者叙述了逻辑学理论,制定了范畴学说;后者阐述了论证的一般原则,研讨了三段论法的问题。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译者:方书春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03

不过,十大范畴中有一个特殊的范畴,它与其他九个都有所不同。

它就是实体,即「是什么」,而其余九大范畴都是围绕着它,用来「述说」实体的。

什么意思呢?

我们会发现,「姚明身高2.26米」「姚明口才很好」「姚明在演讲」这些句子,它们都是主谓结构,是「S is P」结构,S(Subject)是「主词」或者说实体,P(Predicate)是「谓词」或者说属性。

谁是主词与实体呢?

很显然,是姚明。

谁是谓词与属性呢?

是后面的部分,「身高2.26米」「口才很好」「在演讲」。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身高2.26米」「口才很好」「在演讲」以及其他谓词或属性,都无法脱离姚明这一实体而独立存在。

稍加思索就能明白,这意味着,实体是基础的载体,其余九大范畴作为属性,都必须依存于实体。

因此,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逻辑学意义上,谓词是用来述说主词的;本体论意义上,属性是存在于实体之中的。换言之,属性无法离开实体而独立存在。不过,实体这一概念并不是尽头。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实体可以继续划分为两种:

一种是个体事物,比如作为具体个人的姚明;另一种是种和属,比如「人」这样更加抽象的概念。

那么,既然有两种,这两种实体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并列平行的,还是也要分个前后?

这个问题依然可以通过主谓结构来说明。

两者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姚明是人」,一种是「人是姚明」。

这两句话,虽然乍一读起来都有些奇怪,不过认真一想,会发现「姚明是人」符合正常逻辑,在道理上成立,可「人是姚明」这句话在逻辑上就有问题了,世界上的人有很多,并非所有人都是姚明。

故而,可以看到,个体事物不能作为谓词来述说抽象概念,而抽象概念可以作为谓词来述说个体事物。换句话说,个体只能作为主词被谓词述说,但不能作为谓词去述说别的主词。

这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在一个主谓结构的判断句中,个体只可能作为主词被其他谓词述说,而不可能作为谓词去述说其他主词,所以个体是更加真实的实体,是各种事物最基本和终极的载体,即「第一实体」。


依照哲学学者周濂的观点,真实程度与依赖有关,最真实的事物就是其余事物都要依赖于它,而它本身不依赖于其余任何事物的东西。图片来源:搜狐

而与「第一实体」对应的是,像「人」这样的「种」「属」概念是「第二实体」。

人可以作为主词来使用,如「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也可以作为谓词来使用,如「姚明是人」。故而,从真实性角度看,其要高于其他属性,但低于个体。

由此,可以了解到了《范畴篇》中的重要内容:

个体事物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是「第二实体」,第二实体概括了第一实体的某些共同性质,诸如「人」的概念包含了所有人的共同性质,不过却无法脱离第一实体而独立存在。

那么,如此明晰而有趣的哲学讲解方式,究竟来源于哪位学者呢?

答案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教授周濂。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语言哲学,著有《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等。图片来源:搜狐

他在《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上下两卷)中,通过各类有趣而通俗易懂的事例,讲述了哲学史与各种各样的哲学概念,帮助读者在入门哲学的路上,摆脱枯燥与乏味。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zonghexinwen/2021/1211/1090.html



上一篇:奥古斯丁经过反复思考证明了自我意识,这属于
下一篇:中国哲学智慧系列谈 | 以邻为善 和平共处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