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工程哲学的“尴尬”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 工程哲学是关于工程的哲学,是工程师的哲学。然而,我们在学习、研究、传播和普及工程哲学的过程中,却常常遭遇到一系列的困惑和疑问,陷入尴尬的境地。笔者认为,工程哲学

?


工程哲学是关于工程的哲学,是工程师的哲学。然而,我们在学习、研究、传播和普及工程哲学的过程中,却常常遭遇到一系列的困惑和疑问,陷入尴尬的境地。笔者认为,工程哲学必须成为工程师们读得懂、想得通、学得会、用得上的哲学,才能真正地指导我们的工程实践。分析工程哲学的尴尬,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工程哲学有任何的不敬和偏见;恰恰相反,这种立足于现实、以问题为导向、追根究底式的剖析,以及贯穿其中的批判与质疑,或将成为我们打开工程哲学神秘大门的一把钥匙。


为什么要研究工程哲学


工程哲学是21世纪之初在中国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李伯聪先生是奠基人,做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西方学界却非常冷淡,很多哲学家对此并不买账。曲高和寡、一枝独秀,这虽然荣耀,却也尴尬。


美国哲学家哥德曼对西方文化有过深刻的反思。他尖锐地指出,从柏拉图至今的西方文化传统,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倾向,那就是“重理解轻行动、重思辨轻操作、重理论轻经验”。西方有很多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达尔文、爱因斯坦……数不胜数;类似爱迪生、瓦特这样的发明家和工程师,却是凤毛麟角。


西方哲学家对于工程和技术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在他们看来,工程和技术都只是科学的附庸。因此,搞传统哲学研究的学者,除了科学哲学,骨子里是看不起工程哲学的;当然,也看不起技术哲学。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中国也是一样。自古代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就一向瞧不起工匠,士大夫们就算对某种工艺品有些兴趣,也只是把玩鉴赏而已,而对其技术几乎全无兴趣,匠人们之间也全是靠口耳相传。顾准曾经说过,中国有许多好的技艺,却发展不到精密科学。盖因中国没有唯理主义,只有不成系统的经验,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艺传承,这成不了“主义”,只能成为对于传统的因袭。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句著名箴言,为以“认识工程、服务工程、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工程哲学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进行的超大规模工程建设,为工程哲学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现实基础。


工程哲学究竟是什么


“工程哲学”究竟是什么?是“工程中的哲学”?还是“哲学中的工程”?或许,哲学界和工程界给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工程”究竟是什么?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工程”,会有不同的解读。再就是,工程哲学研究中几个必须澄清的重要概念,如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等,现在还有“1-X元论”“本根论”与“本体论”的很多争议。这些问题和概念都非常重要,是工程哲学能否开门立户、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立论基础。


传统哲学是以研究being为中心的,而工程哲学则以研究doing或making为中心。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要回答世界“是什么”,以及人类能否认识世界、怎样认识世界等问题;工程哲学呢,它的基本问题是“人应该怎么做”,以及人类能否改变世界、怎样改变世界等问题。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个著名哲学箴言肯定了人是认识和思维的主体。李伯聪说,“我造物故我在”,强调了人类的造物活动即工程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传统哲学最大的缺陷,是迷失了“造物”这个重要的哲学主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说”,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撰写了著名的“三大批判”,20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波普尔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他们的哲学理论无一例外地迷失了造物的活动和造物的智慧。


马克思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这的确是一个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最简单、最基本的事实。以“造物”为特征的工程活动,都是围绕“衣、食、住、行”而开展的,目的在于改善人类自身生存、生活条件。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zonghexinwen/2021/0509/881.html



上一篇:高等教育蓝皮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
下一篇:帮孩子“撬动”哲学世界!这本马克思主义启蒙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