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学研究》栏目设置[09/01]
- · 《哲学研究》数据库收录[09/01]
- · 《哲学研究》收稿方向[09/01]
- · 《哲学研究》投稿方式[09/01]
- · 《哲学研究》征稿要求[09/01]
- · 《哲学研究》刊物宗旨[09/01]
我院哲学研究所协办上海市哲学学会70周年座谈会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近日,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上海市哲学学会70周年座谈会在沪召开。来自上海哲学界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40余人参加了座谈。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
近日,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上海市哲学学会70周年座谈会在沪召开。来自上海哲学界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40余人参加了座谈。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哲学学会会长吴晓明致辞,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家珉做工作报告。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方松华主持。与会学者围绕自己在学会的工作或学术经历,回忆了哲学学会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关心年轻学者成长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见闻,并为上海市哲学学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推进哲学学术化、学理化、专业化
方松华表示,上海市哲学学会比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时间早,是新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学会之一。哲学研究所将致力于开展一些较为宏大、重要、前沿的学科,希望在学会的指引下一同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这一重大命题。上海学界将保持团结,完成好共同的事业。哲学研究所将在今后继续做好哲学学会的后盾,为大家服务。
吴晓明重点谈了哲学学会三个阶段的发展。他表示,改革开放之前,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政治功能较为突出。改革开放以后根据哲学本身发展的规律,在借鉴国际以及国内诸多经验的基础上,整个哲学的发展在学术化、学理化、专业化方面得到了较好推进。当下我们正面临着第三个发展阶段,上海市哲学学会已获得了一些基础性的积累。我们应明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不光要融入更多中国色彩、中国元素,还要产生根本性的转折,即从哲学学术长期以来的学徒状态中摆脱出来。这个转折的基础是由历史性实践的本身所提供,只有获得自我主张的学术才能谈得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李家珉在上海哲学学会工作报告中谈到,上海市哲学学会自1950年3月17日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成立的第一个社会科学学术社团,首任会长是彭康,历任会长有李培南、冯契和陈章亮。他在报告中汇报了学会第十届(2011-2015)、第十一届(2016-2020)班子所做的工作和成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紧贴时代发展,联系重大主题,适时开展一系列的学术活动。第二,中青年学者论坛成为推进青年学者发展的有力平台。第三,着力展开系列课题攻关,形成数本研究成果。第四,在社会科学普及和合作交流中提升学会的影响力。
哲学应主动回答时代的课题
华东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在发言中提出,根据第三任会长冯契先生的多次发言,可以将上海市哲学学会的优良传统概括为“三个要”:一是哲学要回答时代的课题,要将时代课题具体化为我们哲学领域中的具体问题。二是要发挥学会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教育人是要把人培养成一种自由的人格,而不仅是在政治上的教育。三是要倡导学术上的民主作风,学会要做好团结工作,使大家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尤其要多鼓励年轻人充分发表意见。
上海财经大学张雄教授在回忆自己的学术生涯时表示,在上海搞经济哲学研究,老会长陈章亮先生和余源培先生不能被忘记。有了他们的引领,上海搞经济哲学才有了一定的成绩。学会走到今天实属不易,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章程开展各项工作,突出学术性和思想性。同济大学孙周兴教授认为,哲学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将极大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哲学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更大的扩容,这才是上海哲学应有的气象。
上海社会科学院胡振平研究员在发言中梳理了上海哲学学会老会长陈章亮先生和冯契先生所作出的贡献。他表示,陈章亮先生为哲学学会做出了诸多贡献,是哲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为哲学学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冯契先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术的领军人物,智慧说三篇体现了理论创新,开创了新的马中西融合会通的体系,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个体系,要看到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上海大学陈新汉教授提出,自己在刚大学毕业做老师时发文章很难,哲学学会编的论文集收录了他写的论文使他备受鼓舞,他也是通过哲学学会进入哲学研究领域。后续所研价值论研究课题,尤其是价值领域的评价问题,其问题原点也是由哲学学会第三任会长冯契先生所提出。
上海师范大学高惠珠教授谈了上海市哲学学会的三大优点,第一,学会的风气正,这与冯契老师提出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影响有关。第二,学术研究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比如新文明形态的研究、现代性问题的研究等,都是既有学理又面向现实。第三,有一个非常好的学术共同体传统,具有海纳百川的海派风格。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zonghexinwen/2020/110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