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色彩构成设计对于纪录片风格影响的策略研究(3)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色彩对纪录片主体形象的塑造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作为纪录片视觉语言的首要因素,色彩给予情景和感受的表达,就如同营造光

(二)色彩对纪录片主体形象的塑造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作为纪录片视觉语言的首要因素,色彩给予情景和感受的表达,就如同营造光与影一样”。色彩所具有的情感表现手法,在赋予形体以灵魂的同时,将人物主体的内心情感展露出来,使观众更容易贴近主体,进行沟通和对话,这是情感体验的绝妙象征和形象表达,所以色彩能够作为人类情感的固定载体。

而对于人文类纪录片来说,人物是其核心。从一定程度上说,纪录片的成败取决于核心人物的思想价值体现,即人物的核心价值观表达。影像作品本不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而色彩给予了其表达自我的手段。《英和白》在创作过程中,具有主观性很强的特点,影片在色彩的选择上,主人公日常生活的着装通常只有蓝色和红色两件衣服。这种看似简单的冷暖色彩搭配,实际上造成了人物心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复杂的情感:封闭而又孤独,同时却又渴望获得充实精彩的充满未知的生活。影片利用色彩上的反衬与对比,构建出性格丰满的完整人物形象,并将人物的心理和情绪通过外化的视觉表达,使得人物敏感丰富的内心世界透过色彩语言无声地表达出来,更加因势利导地为观众所捕获并感知。

《鸟的迁徙》中,导演多次背光拍摄鸟群,在背光下呈现出黑色的轮廓,迁徙途中的艰辛,来自大自然的威胁和挑战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以天空和雪山作为背景,画面的白色几乎融为一体,凝练成一幅广阔的山水画,在这片苍凉的环境中,只有匍匐的鸟群是唯一的活物,表现出了生命的渺小,以及鸟群与恶劣环境抗争的顽强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三)色彩对于纪录片美学内涵的丰富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对于美的追求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纪录片亦不外如是。在艺术作品创作中,色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视觉美感的建立上。纪录片在追求思想性的同时只有通过艺术性的创造才能彰显作品的美学内涵。纪录片《最后的山神》记录了大兴安岭的冬夏两个季节,在色彩的选择上尽量追求简单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杂色的摄入,这很难说其中没有包含创作者的主观创作意愿,有选择地避免了其他色彩进入镜头。而这恰恰突出了大兴安岭中原始生活的简单和纯粹,同时也带给观众纯净舒适的观赏体验。

纪录片《江南》呈现出徽州黑白的气质。“黑是黑得彻底,白是白得坦然”,这是对“黑与白”内涵的最直接的解答。在徽州当地人们心里,艰辛与幸福仅“一步之遥”,这种民众心态正体现为黑与白所呈现出的“彻底”与“坦然”的生活态度。黑与白的地域空间,加之黑与白的民众心态,一个黑与白的世界便诞生了。此时的黑与白被赋予了一种象征意义,既象征着一种纯粹的、爱恨分明的世界观,也象征着一种原始的、返璞归真的社会秩序。创作者虽然仅用了黑白两色,但却鲜明地描绘出了徽州的城市风貌,赋予了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

总之,色彩作为思想的载体,是纪录片的灵魂。色彩构成的策略性设计成为纪录片实现其风格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能够表现丰富的情感,揭示深刻的含义,充分发挥其表情达意功能。色彩的美学内容不断丰富,将会给未来的纪录片艺术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色彩给予影像的魅力和灵魂,赋予纪录片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更加高远的思想境界。

[1]维?斯托拉罗,周传基,巩如梅.摄影经验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7.

[2]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3]王卓如.用光写作──维托里奥?斯托拉罗访问记[J].世界电影(1期).

[4]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5]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艺术与视知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qikandaodu/2021/0508/878.html



上一篇:新中国成立后中德美术交流研究
下一篇:基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河北民歌研究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