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希腊古典时期哲学之三苏(2)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 知识 " 是永恒的、普遍的、绝对的真理。后来柏拉图的 " 理念论 " 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③ 苏格拉底的方法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道德的 " 普遍定义 " ,
" 知识" 是永恒的、普遍的、绝对的真理。后来柏拉图的" 理念论" 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苏格拉底的方法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道德的" 普遍定义" ,他在传播自己的哲学思想时采用的是所谓" 助产术" 和逻辑反证推论的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并非外在的东西,它实际上孕藏在人的心灵中,因此需要帮助人们把这个" 胎儿" 生产出来。这就是所谓" 助产术"。这种方法可能是从其母亲助产职业那里得到启发。他经常向人们讨论具体问题,像是诚恳地向人们求教,在对方答复时,他不断提出反问,运用逻辑推论揭露对方观点的矛盾,最后迫使对方承认自己无知并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问美诺,什么是美德。美诺说,男人的美德是精于国家事务,女人的美德是管理家务,儿童的美德是……苏格拉底打断他的回答,指出:这并不是" 包括一切的普遍的美德"。美诺又说,普遍的美德是支配和命令别人。苏格拉底反驳道:儿童、奴隶的美德并不是发号施令。这样,美诺只得承认自己对美德是无知的。苏格拉底企图在讨论时,引导人们对已知具体事物看法的否定中达到对事物普遍概念或定义的认识。不过苏格拉底自称" 助产士" ,不会生出真正的" 婴儿"。所以他从未给道德下过绝对的定义。他认为,道德的定义——真理存在于寻求过程中。
苏格拉底方法是对爱利亚学派逻辑推论和芝诺反证法的继承和发展。他以逻辑论辩的方式揭露矛盾,启发思想,深入探寻事物的本质,已涉及到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苏格拉底强调对事物一般的认识,以一般排斥个别,从而否定了具体事物的真实性。
柏拉图就是沿着这条唯心主义道路继续走向他的" 理念论"2.小苏格拉底学派
苏格拉底死后,在他的学生们中间形成了许多学派。除柏拉图学派外,还有麦加拉学派、居勒尼学派和犬儒学派等。这些学派较小,哲学史上统称为" 小苏格拉底学派"
麦加拉学派
麦加拉学派因创建于西西里岛麦加拉城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欧几里德(约公元前450-380 年)、欧布里德(约公元前4 世纪)等。这派学者将苏格拉底的" " 同爱利亚学派的" " 等同起来,认为善是唯一的、不变的存在,除善以外的其他东西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善只有通过理性才能把握。他们承袭了智者的论辩术,提出了" 说谎者" " 秃头" " 谷堆" 等著名论题来论证善以外所有事物都是非存在的思想。这类论题或利用概念的灵活性,或利用语言中的矛盾进行论辩,以抽象的逻辑推论来否定感性事物的真实性。这些被人们称为" 诡辩" 的命题中,有的涉及到客观存在的矛盾或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包含有辩证法思想。
居勒尼学派
居勒尼学派创始人是阿里斯底波(约公元前435 ——350年),出生于北非的居勒尼,该学派因此而得名。其重要代表人物还有德奥多罗(公元前4 世纪)等。
这派学者认定苏格拉底的" " 就是快乐。快乐是人生唯一的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之追求,无论是肉体的或精神的快乐都是好的。他们把快乐和感觉联系起来,认为感觉不仅是认识的原则,而且是行为的原则。他们称:" 愉快的感觉就是善,不愉快的感觉就是恶。因此各种感觉乃是知识的标准,并且是行为的目的。"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译本第38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6 页。)他们把知识归为感觉,因而蔑视理性。这派被称为" 快乐主义" 的哲学" 把作为认识原则的感觉和作为伦理学原则混淆起来了"(《列宁全集》,第38卷,第309 页)。这一思想对希腊晚期伊壁鸠鲁学派有一定影响。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zonghexinwen/2021/0824/1014.html



上一篇:《世界哲学源流史》古希腊早期哲学之八原子唯
下一篇:2021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心理健康服务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